猫和我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清枝

50-6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猫和我小说网www.maohewo.com提供的《清枝》50-60(第4/20页)

小侯爷给的账本样式,自己也订了一册,就是那字写得歪歪扭扭的,勉强能用。

    她捏着笔,一笔一画写得极认真。

    今日卖出单个的花饼一百二十二个,成盒的三十五盒,再加上花茶饮的进项,拢共挣了三千一百二十文。

    她拨着算盘珠子细细一算,除去本钱,还剩两千一百八十文。清枝盯着这个数目,嘴角不自觉地翘了起来。

    清枝算完账,不敢耽搁,又急匆匆钻进厨房准备明天的花饼。刚进去没一会儿,她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转身就往外跑,直奔郭大娘家。

    她扒着门框,扬声喊道,“大娘,明日来给我当帮工吧!我在城外桃林支了个摊子,您来帮忙,我按日结工钱,成不成?”

    郭大娘只抬眼瞥她,嘴角一挑:“哟,小老板打算给我开多少工钱啊?”

    清枝一听乐了,郭大娘竟也会跟她逗趣了,便爽快道:“您尽管开口,多少我都请得起!”

    第二天,郭大娘真就跟着清枝上了牛车。这回她们足足备了八百个花饼,没想到刚到晌午又卖了个精光。

    没买着的客人还不肯走,让清枝提早备着,再留下她的住址,明日遣家丁上门去取。

    清枝捏着一叠预定的字条,眼睛一亮,这不又是个新门路?

    打那以后,她索性做起了预订的买卖,谁要花饼,提前说一声就成。

    起初,每日的订单不过二十来盒。可没过几日,这数目就翻了一倍多,一天竟要送出五十盒。

    清枝一个人实在忙活不过来了。这日她径直去了望香楼。跟掌柜的一番商量,定下了合作。

    她教楼里的厨子们做花饼,馅料由她亲自调配,望香楼的小二们腿脚勤快,正好帮着送货。赚来的银钱,两家对半分。

    她始终记着小侯爷说过的话,手艺可以教人,最要紧的是那味料的配比,必须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清枝每日清早进城,按着定好的份量把馅料送到望香楼后,就带着郭大娘往城外赶。她们的摊子支在桃林边上,除了卖花饼,又添了几样新的清甜茶饮。

    郭大娘手巧,这几日用剩下的麻布和家里的棉布,拼着缝了四套更应景的桌布,每块布上都绣着三两枝桃花。将桌布铺在木桌上,再摆个粗陶罐,里头插着新摘的野花,倒显得格外雅致。

    这景致引来了不少年轻公子,三三两两带着心仪的姑娘来这儿,花银子那是半点儿不心疼。

    渐渐地,桃林边上的小摊竟还成了文人雅士们常聚的地方。

    那些个爱吟诗作对的公子小姐们,最爱约在这儿办诗会。郭大娘好奇,问了一句,他们说能在这儿寻着“浮生半日闲”的趣味。

    这诗会传开去,连带着清枝的花饼摊子在韶州城都出了名。不少富贵人家的马车特意绕到城外,就为来这桃林边上坐坐,喝盏清茶,尝块花饼。

    起初郭大娘见清枝给花饼定的价,直撇嘴,“这么贵,快赶上一斗米的价格了,哪个傻子会买?”

    清枝抿嘴一笑,“买的都是些富贵人家的公子小姐们,若是卖便宜了,反倒衬不上他们的身份。”

    谁曾想没过多久,郭大娘的价喊得比清枝还狠。

    最近,清枝得了闲就爱琢磨药材。

    虽说认得的字不多,可她有法子,遇上不认识的药名,就逮着来游玩的公子小姐们问。

    日子久了,这些人听说她一个姑娘家,竟敢独自上广府击鼓鸣冤,都对她另眼相看。有时候她一问问题,几个读书人为了给她讲明白,倒先争得面红耳赤起来。

    那位从京城来探亲的沈公子,待清枝格外不同。没有诗会,他也不约友人,常常独自骑着马来。在桃树下一坐就是大半晌,说是赏花,眼睛却总往清枝那边瞟。茶汤续了一盏又一盏,直到清枝她们收摊,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五月里,春末夏初的好时节。

    清枝雇了几个手艺好的木匠瓦工,把东市的食肆铺子里里外外翻新了一遍。

    新打的榆木桌椅,青瓷碗碟,都一一置办妥当。连门楣都重新漆过一遍,挂上了崭新的招牌。

    街坊邻居也纷纷上前道贺。这日忙完,清枝踏着夕阳的余晖又来到秋娘坟前,跟她唠叨了半响。

    忽地,她笑了,对着秋娘的墓碑说道,“我把咱们的铺子守住了。”

    夕阳的余晖彻底落下,归鸟在山林间盘旋,鸣叫。

    清枝起身,“秋娘,过几日我再来看你。”

    ……

    郭大娘如今可是干劲十足,她挽着袖子在铺子里忙前忙后。客人一起身,她便利落地擦桌子抹板凳,收拾碗筷。铺子刚一打烊,她就整个铺子里里外外收拾一遍,连犄角旮旯都不放过。

    后来,生意越来越红火,清枝又招了两个机灵的小伙计,他们腿脚勤快,嘴甜会来事。

    每月清枝都会推出时令点心,都是当月才有的新鲜花样。

    若是哪位客人想尝鲜,只需提前说一声,店里自会派伙计送到府上。

    那食盒也格外精巧,是清枝特意找木匠大叔定做的,雕着缠枝花纹,里头还分了小格,既好看又实用。

    城里的夫人小姐们最爱这个,都说清枝的点心连匣子都透着别致。

    六月,暑气渐浓,清枝的荷香小鱼干又摆上了柜台。除了给望香楼供货之外,她自己也留了些,这回还添了荷香小米虾和炸荷酥。

    荷香小米虾酥脆可口,炸荷酥更是外酥里嫩,咬一口就满嘴荷香。

    林小姐最爱这口炸荷酥,隔几日便要带着丫鬟嬷嬷来店里坐坐。

    这天她捏着半块炸荷酥,忽然压低声音,凑向清枝说道,“清枝,你瞧对面那两个人,像是在盯着你这铺子。”

    清枝顺着她的目光往楼下瞧,只见两个年轻男子直挺挺地杵在街对面,既不买东西也不走动,活像两根木桩子似的扎在那儿。

    “站了这半晌连个姿势都不带换的。”林小姐提醒道,“你仔细着些。”

    清枝给林小姐斟了杯新研制的舒月饮。

    这茶汤用红糖、姜汁和几味温补的药材熬成,最是能缓解姑娘家月事时的腹痛。

    “若真要监视,派这么两个木头桩子似的人来?”清枝轻笑一声,“那主使的怕不是个缺心眼儿的。”

    她将茶壶搁在小几上,“我这铺子敞开门做生意,还怕人看不成?”

    待清枝转身去招呼别的客人时,林小姐见那两人仍直勾勾盯着这边,便朝身旁的嬷嬷使了个眼色。嬷嬷会意,悄悄下楼唤来了候在街角的侍卫。

    不过片刻功夫,那两个盯梢的见侍卫逼近,顿时急匆匆钻进人群里,不见了踪影。

    一个月后,徐闻铮的两名亲卫风尘仆仆的,钻入他的营帐。

    “禀参将!”为首的亲卫抱拳,说道,“经属下秘密探查,韶州城内,东市那间食肆铺子生意红火,倒不像是遭遇过不测的模样。”

    徐闻铮一听,这两个月来绷得死紧的心弦,此刻终于稍稍松了几分。他问道,“店里的人可都安好?”

    亲卫忙回道,“有个大娘手脚麻利,还有个姑娘像是主事的,招呼客人,算账收钱都极为伶俐。”

    他想了想又说道,“另有两个伙计,一个在堂前擦桌端菜,另一个总挎着食盒往外跑……”

    “伙计?”

    徐闻铮眉头一皱。

    “瞧着不过十三四岁的模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猫和我小说网首页】 请收藏猫和我小说网 www.maohewo.com 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猫和我小说网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今日头条

猫和我小说网|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