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和我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我妻能扛鼎(科举)

30-4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猫和我小说网www.maohewo.com提供的《我妻能扛鼎(科举)》30-40(第9/14页)

么五百多个女孩子聚在,一起肯定会有很多摩擦。

    于小英肯定也会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绝对是对自己报喜不报忧。

    不过反观自己,一开始与舍友苏木栖相处的不愉快的时候,也从来没有对于小英说过一句太学里其他同学的坏话。

    将心比心,于小英不说那些伤心事,也是很能想象的。

    于是,他们便不说那些,二人再次约着开开心心地出去游玩了。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燕京城外的田野里又是一种新的繁忙景象。

    祖洪才和于小英他们在城郊看着丰收的稻谷、欢乐的人家,吃着农家养的鸡煨的土鸡汤,过得非常开心。

    第二日回太学上学的时候,祖洪才便收到了两封信,分别来自张逸晨和苏木栖的叔叔苏玉成。

    两封信里说的都是好消息。

    经过这么大半年以来,坎儿井工程修建得很有力度,张逸晨所在的羊沟县已经早就完工了。

    因为有了足够的水源灌溉,今年的秋天羊沟县的百姓们得到了一个大丰收。

    他们田地里的粮食收成比去年提升了三分之一。

    同时,他们发现张县令并没有说假话处,也没有骗他们。

    这个坎儿井工程修建好了之后,虽然没有立即获得一千亩良田,但五百亩总是有的。

    于是,这个时候大家都后悔的起来,纷纷捶胸顿足,怪自己为何当初是选择拿了一点工钱银子,而不是良田?

    有田地,那就代表自己一家一辈子都吃喝不愁了,对子子孙孙也是很有利的。

    良田可以传承下去,家里几代以后说不定就会兴旺发达起来了了。

    于是大家纷纷想到,要不要去和张县令说说看,能不能将发银子换成发田地?

    张逸晨家中钱财丰厚,本来也不在乎这一点东西,准备想要同意。

    但他的师爷方毅瑟却严厉制止了他的这种行为。

    方毅瑟对张逸晨说到:“张大人,官和民的关系就像父母和子女。

    父母对子女既要严,也要慈。

    都说严父慈母,少了哪一方都不行,会教出来败家子来的。”

    第37章 燕王罢相燕王爷拿下了他早就看不顺眼……

    第三十七章

    方毅瑟师爷语重心长地对张逸晨说道:“县令大人,之前您在县里的三个镇上招民夫,因为没有明确其他两个镇的人是否可以做名夫,所以之后他们跟您申请,你允许他们做民夫,允许他们赚钱,是您慈的一面。

    但如今,换银子还是换田地是早早就登记好的,若是大家不守规则,随意变更,你也应允了,那您就丧失了严的这一面。

    日后您再发布什么规则,公告,大家也不会照做了。

    属下建议您这次可以选择不准变更之前规则,拿钱或者拿地的方式绝不能变。

    但是您也可以开个口子,给他们一点希望。

    您可以把新造的这五百亩属于官府的良田,以市场持平的价格卖给老百姓们。

    这样,那些修完坎儿井之后拿了工钱银子的百姓,若真是急需用地,也可以比其他人多损失一点,用银子来换地,不至于对您心生怨言。

    还有那些没有参加修建这次坎儿井工程的百姓,也算是给他们一个机会得利,他们也会感念您的好的。

    对于那些舍不得用银子换地的人也无所谓,反正老百姓手里拿到了银子,受到了您的恩惠。

    之前选地还是选银子也是他们自己决定的,难不成还能说您的坏话不成?

    这样一来,您严的一面体现出来了,慈的一面也体现出来了。

    日后您说话,老百姓才会纷纷听从,您若是要推广一个新东西,老百姓们想到了此次的吃亏肉疼,就会更加积极的响应。

    这也是一件好事。

    日后你还要推广坎儿井二期工程、三期工程,或者是其他的新工程。

    只要全县的人记着这次的事,他们日后就不会再选错了。”

    张逸晨闻言之后点了点头,他忽然发现自己在做官这方面还是有点情商欠缺。

    于是他长了个心眼,特意就此事写了封信给自己的岳父周川墨大人。

    周川墨大人的回信很快就来了,他夸赞张逸晨的父亲给他找了个好师爷。

    他说道:“方毅瑟师爷的话都是老成持重之言,贤婿千万千万要按照师爷说的去做,不要朝令夕改。

    县令大人讲话要说话算数,一口唾沫一口钉,这样才能在百姓之间有威信。”

    张逸晨收到回信后便立即同意方毅瑟师爷的提议,并按此方案推行下去。

    果然如方毅瑟师爷所料,百姓们虽然向张逸晨申请更换成良田,但因为之前是他们自己选的,自己签名按手印的,此时也很不好意思反悔。

    张逸晨县令大人没有同意他们的请求,大多数百姓们也并没有生气,没有怨言。

    反而张逸晨县令大人因此开放了一个让他们可以用银子平价去购买良田的机会,大部分人都用银子去买了田地。

    有少部分人因为家中急缺银子,所以忍痛放过了这个机会,但这样的人毕竟是极少数。

    通过了这件事之后,大家都知道了跟着张逸晨县令有好处拿。

    这个秋天,不管是粮食丰产的人家,还是通过做工程赚到了田地银子的人家,日子都过得非常好。

    大家纷纷在县城之内赞颂起张逸晨县令大人的恩德,夸他为青天大老爷。

    张逸晨在羊沟县的税收也很容易就收上来了,得到了长治府张铭斐府君的表扬。

    苏玉成那边的情况虽然比张逸辰起步慢了些,但因为后期他们加大了力度,所以华岭县张德忠县令的工程完工时间与羊沟县相差时间不算很久。

    两地的坎儿井修建之后所起的作用差别也不是很大。

    此时,张铭斐和苏玉成两个府君都将这件事情做一个喜讯,写了折子上报朝廷。

    燕王爷很快就收到了这两个奏折,他看到了之后会心一笑。

    坎儿井政策?这不是去年府试时候京兆尹府的会元策论上的法子吗?

    犹记得当时这个会元还是自己亲自点的呢。

    只经过了一年,就见到了成效了吗?

    燕王此时想到了他的左膀右臂关书达大人,于是将关书达召见来问了问。

    关书达听完这个以后却疑惑地说道:“王爷,臣之前给您上了一封奏书,希望您能在燕地全境推广坎儿井修建方法。

    只是这个奏折到现在都还被留中不发,微臣并没有收到您的批复。

    您说的这两个县的县令大人我认识,张逸晨与提出修建坎儿井的祖洪才乃是同窗,当时我上奏书的时候与他说过这件事情。

    没想到他是个实心眼的人,这么快就把这件事情做成了。

    苏玉成府君我也知道,他的侄子苏木栖与祖洪才乃是太学同窗,据说还在同一个宿舍里,关系极好。

    不知道苏玉成所在的大名府修建坎儿井与祖洪才是不是也很有关系?

    王爷,由此可知,修建坎儿井可是一件有利于燕地的大好事,燕地缺水,正适合这种法子,请王爷大肆推广此法。

    之前小人上的奏书之中,还只是纸上谈兵,可是现在已经有了羊沟县和华岭县两个县的实践经验,应当是可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猫和我小说网首页】 请收藏猫和我小说网 www.maohewo.com 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猫和我小说网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今日头条

猫和我小说网|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